中国女篮世界杯预选赛主场落户武汉,李梦回归国家队出现关键转折
2026年女篮世界杯预选赛赛程正式公布,中国武汉与法国里昂、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波多黎各圣胡安共同成为四大主办城市,比赛定于2026年3月11日至17日进行。 国际篮联将于2025年10月8日举行预选赛抽签仪式,确定24支参赛球队的分组情况。 这一安排意味着中国女篮将在主场迎来冲击世界杯名额的关键战役,而球队的阵容构建已进入实质性阶段。
预选赛赛制复杂,中国女篮面临双重挑战
根据国际篮联规则,2026年女篮世界杯正赛共有16个名额,目前德国(东道主)、澳大利亚、美国、尼日利亚和比利时已直通正赛,但它们仍需参加预选赛。 预选赛的24支球队将分为4个小组,每组出线名额根据“已晋级球队数量”动态调整:若小组内同时有东道主德国和一支洲际冠军球队,则产生2个出线名额;若仅有一支冠军球队,则产生3个名额。 中国女篮作为亚洲杯季军,需通过这一赛制争夺正赛资格,主场优势或成关键变量。
宫鲁鸣加速新老交替,年轻阵容初现框架
自2025年2月执掌教鞭以来,主教练宫鲁鸣将阵容更新作为核心任务。 亚洲杯后,球队完成为期一个月的高原封闭集训,并在9月中旬与西班牙尤文图特女篮进行两场热身赛,均取得胜利。
展开全文
最新一期集训名单平均年龄仅23岁,李梦、王思雨、黄思静等资深球员未入选,显示出教练组加速换代的决心。 中国篮协主席郭振明公开支持宫鲁鸣的建队思路,强调球队正以“问题导向”模式备战,重点打磨年轻球员的基本功和实战能力。
内线优势稳固,锋线与后卫线隐忧凸显
从亚洲杯和热身赛表现来看,韩旭、张子宇和李月汝构成的内线组合仍是球队核心优势。 韩旭在热身赛中攻防两端表现稳定,张子宇的身高优势与潜力受认可,而李月汝的WNBA经验有望提升球队国际竞争力。 但锋线与后卫线的问题较为突出:亚洲杯期间外线三分命中率低迷,张子宇遭遇包夹时球队缺乏其他得分点;后卫线应对高压防守的能力不足,李缘等球员在热身赛中表现挣扎,传切决策效率有待提升。
李梦、王思雨回归可能性增大,宫鲁鸣留出调整空间
尽管当前阵容以年轻球员为主,但宫鲁鸣多次强调“国家队大门始终向老队员敞开”。 这一表态为李梦、王思雨等老将的回归留下可能性。 李梦虽因伤缺席亚洲杯,但其关键球能力和大赛经验仍是锋线稀缺资源;王思雨的组织能力亦可缓解后卫线压力。 教练组在预选赛前保留阵容调整弹性,若老将状态达标,可能以“以老带新”模式增强球队即战力。
战术升级与专项训练成备战重点
为弥补阵容短板,教练组引入针对性训练方案。 王治郅受邀加入教练团队,专项指导内线球员技术细节,韩旭在其指导下进步显著。 球队同时推行“万次投篮计划”提升基本功,并采用数字化系统监测训练效果,实现科学化管控。 此外,田媛媛、冉珂嘉等身高具备优势的后卫被重点考察,旨在破解国际赛场的高强度紧逼防守。
主场作战压力与机遇并存
武汉主场的确定既带来地利优势,也增加舆论压力。 亚洲杯季军成绩导致球队失去直通资格,球员在赛后采访中流露出“不甘”情绪,这转化为预选赛的额外动力。 球队需在半年内完成阵容磨合、战术演练与心理调整,而主场球迷的支持氛围或成为冲击出线名额的变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