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系列专题一—————第26、43届世乒赛中国队参赛队员名单

2025-09-17 00:15:02

第1楼

中国在48届世乒赛前共举办过两届世乒赛,分别是61年在北京,95年在天津。这两次世乒赛的参赛队员名单如下:

26、43届中国队参赛名26届(1961年北京)

男:1.庄则栋2.徐寅生3.屠汉刚4。.王传琪5 .杨瑞华6.周兰荪7.郭仲恭8.郭毅萍9.李富荣10.王家声11.容国团12余长春13胡道本14苏国熙15张燮林16.王志良17.薛伟初18.王传耀19.曹自强20.区盛联21.朱人龙22.吴小明23.谭卓林24.吴宏25.王宏基26.李仁苏27.胡炳权28梁玉海29.庄家富30.陈协中31.曾传强32。吕嘉忠、33。马金豹、34艾立国、35刘国璋、36蔡明枢

女:1.丘钟惠2.王健3.韩玉珍4.萧洁雯5.孙梅英6李赫男7.梁丽珍8.狄蔷华9.胡克明10马光泓11.林慧卿12. 叶佩琼13.张秀英14.厐娴15.胡淑芬16.周美珍17.陈玉华18.刘美英19.王秀兰20.杨巧来21.邵兰芳22.董树英23.黄玉环24.杨素芬25.戴龙珠26.池惠芳27.石桂明28何运富29.杜国瑞30.陈应美31.仇宝琴32.韩子彬33.戴佩美34邓竹君

43届(1995年天津)

男子:1.王涛、2.马文革、3.丁松、4.刘国梁、5.孔令辉、6.吕林、7.林志刚、8.王永刚、9.冯喆、10王浩、11.张雷、12熊柯

女子:1.邓亚萍、2.乔红、3.刘伟、4.乔云萍、5.王楠、6.李菊、7.邬娜、8.王晨、9.朱芳、10陈子荷、11杨影、12满丽、13张凌、14王辉、15龚跃春、16何琳、17成红霞。

(以上资料由OGO版主提供)

第2楼

好!我知道的更详细了,谢谢楼主,顺便顶一下。

第3楼

43届(1995年天津)

男子:1.王涛、2.马文革、3.丁松、4.刘国梁、5.孔令辉、6.吕林、7.林志刚、8.王永刚、9.冯喆、10王浩、11.张雷、12熊柯

女子:1.邓亚萍(冠军)、2.乔红9亚军)、3.刘伟(季军)、4.乔云萍(季军)、5.王楠(8进4 0:3负刘伟)、6.李菊(32进16 2:3负施特鲁泽)、7.邬娜、8.王晨、9.朱芳(16进8 0:3负邓亚萍)、10陈子荷(16进8 0:3负耿丽娟)、11杨影(16进8 1:3负陈静)、12满丽、13张凌、14王辉、15龚跃春、16何琳、17成红霞。

第4楼

怎么当时那么多名额?现在名额少得可怜。

第5楼

1997年44届女单

32进16

邓亚萍3:0童飞鸣

柳智慧3:0巴托菲

王晶3:2阿加诺维奇

王辉3:0施捷

乔云萍3:0乔苏

内梅斯3:0齐宝华

倪夏莲3:0金分值

李菊3:0徐竞

朴海晶3:0布尔洛

成红霞3:1陈丹蕾

耿丽娟3:0鲍罗斯

王楠3:0冈琦惠子

施特鲁泽3:1巴蒂斯库

王晨3:0托特

邬娜3:0金茂校

陈静3:0加尼娜

女单16进8

邓亚萍3:0柳智慧

王晶3:2王辉

乔云萍3:1内梅斯

李菊3:0倪夏莲

王楠3:0耿丽娟

成红霞3:1朴海晶

施特鲁泽3:0王晨

邬娜3:0陈静

女单8进4

邓亚萍3:1王晶

李菊3:0乔云萍

王楠3:1成红霞

邬娜3:0施特鲁泽

女单4进2

邓亚萍3:0李菊

王楠3:1邬娜

女单决赛

邓亚萍3:1王楠

女双16进8

邓亚萍/杨影2:0

陈静/陈秋丹2:0巴托菲/托特

齐宝华/乔云萍2:0金茂校/金分值

王晨/邬娜

李菊/王楠2:1徐竞/童飞鸣

坂田爱/高草由记

王辉/成红霞2:0陈丹蕾/朱芳

巴蒂斯库/乔苏2:0朴海晶/柳智慧

女双8进4

邓亚萍/杨影3:0陈静/陈秋丹

乔云萍/齐宝华3:0王晨/邬娜

王辉/成红霞3:0巴蒂斯库/乔苏

王楠/李菊3:0坂田爱/高草由记

女双半决赛

邓亚萍/杨影3:0乔云萍/齐宝华

王楠/李菊3:0王辉/成红霞

女双决赛

邓亚萍/杨影3:2王楠/李菊

第6楼

1961年在北京举行的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是我国第一次举办的世界级大型比赛,中国队参赛人数创造了历史之最。

根据1961年3月24日公布的名单,中国队参赛的人数达64人,这样的人数在世乒史上是空前的,可以想象,中国队出场的场面是何等壮观?为何中国队能如此人多势众?按照当时国际乒联的规定,每个协会参赛的人数男女单打各为8人,男女双打各为8对,但主办国可以增加一倍。换言之,中国队男女双打可以各报16对(参加各项比赛的选手可以互兼),共64人参赛。作为主办国的中国自然不会放过这绝好的机会,集中全国的乒坛精英共108人来京集训,最后选出64名参赛选手。

但实际上,26届中国队最后参赛的共有70人。

不知是否与印度(当时中印关系紧张)、葡萄牙等国拒绝参赛有关,4月5日,正是团体赛接近尾声时,仲裁委员会批准了新报名的选手名单。其中中国队有三名,他们是:王传琪、周美珍和陈玉华,这样和原先已经报名的67名运动员在内,中国队共有70人参赛。

26届世乒赛,中国队卷起了一阵红色风暴,球场内穿红色球亿、衣的中国运动员随处可见,许多世界冠军被打翻下马。五个单项比赛共计有外国种子选手43人(对),其中22人(对)是被第一次参加世乒赛的中国小将打败的。正因为中国对拥有如此之大的优势,国际乒联一再限制参赛人数。

(以上资料由OGO版主提供)

第7楼

ITTF对中国乒乓球队是又恨又怕。

第8楼

按照《十万个为什么》的介绍,26届WTTC参加男子/女子单打的有158/96人。

第9楼

2005年04月01日08时38分牐犂丛:东方体育日报牐

“能担任本次世乒赛的裁判长,我非常激动。”昨天座谈会上请到的另一位嘉宾,是本届世乒赛裁判长孙麒麟。十年前天津举行的第43届世乒赛上,上海人孙麒麟出任副裁判长。

然而还有比孙麒麟资格更老的裁判,当1961年世乒赛首次来到中国时,孙麒麟只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那一年,参与北京世乒赛裁判工作的黄辰木多已经有了一个和孙麒麟一般年纪的女儿,她非常幸运地成为世乒赛历史上首批女裁判之一,见证了世乒赛的第一次中国之行。

那张贺老总发的请柬

“半个世纪过去啦!”昨天说起1961年的世乒赛时,黄辰木多的语调非常平和。就像她手中那张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第26届世乒赛欢迎宴会的请柬,虽历经沧桑变迁,却格外透着温情。

一张特殊的请柬,把昨天节目录制现场带到了久远的年代。岁月在黄辰木多老人的额头、发际并没有留下太深的烙印,今年75岁的黄奶奶看上去依然容光焕发。如今,她依然在老年乒乓球俱乐部里每周坚持训练三次。这一生都注定要与乒乓结下深厚的不解之缘。

年轻时的黄奶奶,非常幸运地参加了北京第26届世乒赛的裁判工作。当她拿出已经有些发黄的一张请柬,上面的字迹仍然非常清晰。“为欢迎世界各国贵宾、运动员前来北京参加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兹定于1961年4月4日(星期二)下午7时30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欢迎晚宴。请准时从北门入场。”请柬上的落款“贺龙”二字依然鲜艳夺目。

关于那场宴会,最令黄奶奶记忆犹新的是,同桌一位法国客人倒了满满一杯茅台酒,一饮而尽,结果半天说不出话来:“只听他说了声‘干杯’,一杯酒就没有,他不知道这茅台的劲道有多足。就看他满脸通红什么也说不出来,最后竖起大拇指说了句,好酒!”

那段激情燃烧的日子

“当时是我们国家第一次举办国际大赛,那个年代大人小孩几乎人人会打乒乓球。首都体育馆正是为这次比赛兴建,我记得整个体育馆里每天都坐得满满的。”黄辰木多对当年的景象依然印象深刻,一辈子都抹不去,“第25届世乒赛上容国团刚刚夺得男单冠军,第26届世乒赛在北京举办,在当时是一件非常轰动的事。”

那顿周总理准备的家宴

由于外语和书法都不错,黄辰木多当时负责的是裁判组的编排工作,并没有现场执法比赛。那时的她带着小儿子一块工作,被同事们称为世乒赛年纪最小的官员。

说起那个年代的球星,黄奶奶如数家珍:“要说当时名气最大的还是庄则栋,他是那届世乒赛的男单冠军。受欢迎的程度一点不亚于现在的马琳王励勤他们。”

比赛闭幕那晚,中国队夺得了7项中的5项冠军。周恩来总理亲自来到组委会接见工作人员,并在人民大会堂设宴。用黄奶奶的话说,那是一次“家宴”,所有人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那种感觉直到现在还觉得新鲜。

第10楼

真牛,这都能找到~~

第11楼

人海战术啊!!

第12楼

wangtian 在 2005-4-2 01:07 PM 发表:

人海战术啊!! 奏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