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機床
中國機床近些年突飛猛進,快速發展,尤其重型機床可謂是碩果累累,成功研制出多個世界最大的數控機床,一件件可以說堪稱國寶級的“中國制造”享譽全球。
世界數控機床市場份額第一
數控機床也被稱為“工業母機”,從航天火箭推力發動機的制造,船舶螺旋槳,大型發電機轉子的生產,到整個國產工業體系的發展,都離不開機床,它支撐著國家整個重工業,被稱為“制造業皇冠上的明珠”。
截止2016年底,中國已經成為占據全球數控機床25.2%的份額,位居全球第一,曾經超過德國的16.4%和日本的16.3%。中國數據機床經歷了30年的發展期,已經逐步形成一定的國際市場競爭力,現在能為市場提供的數控機床達1500多種,主要包括超重型機床,高精度機床,特種加工機床,鍛壓設備,前沿高技術機床等種類。
在種類數量上,已經和日本,德國,美國站在同一水平線,特別是五軸聯動數控機床,數控重型機床,立式臥式加工中心,數控車床,數控齒輪加工機床的部分技術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完全打破了國外的壟斷局面。其中由格力集團打造GA-F500五軸聯動機床的主軸轉速每分鐘高達1.2萬轉,精度誤差控制在0.005MM,也就是常說的0.5個絲。
值得一提的是,由大連科德生產的五軸數控機床已經開始向數控機床強國德國出口,完全改變了之前中國在數控機床以前“只進不出”的局面。
世界機床產值第一
眾所周知,日本和德國是傳統的工業強國,長期占據著機床產值前兩位。但是兩國機床業由于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受到的沖擊較大,在高速發展中的中國機床業最終早在2009年一躍成為世界產值第一,并在隨后一直保持著機床生產大國的地位。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機床產值近乎德國和日本的總和,并且多年來穩居世界第一。根據參考數據,之前世界機床產值排名前十分別為:德國通快,日本山崎馬扎克,德國吉德曼,日本大隈、日本天田(AMADA)、美國MAG、日本森精機、中國沈陽機床、日本捷太格特(Jtekt)、中國大連機床。
世界第一大機床市場
中國曾經連續11年位居世界第一大機床消費國,其中,金屬加工機床消費占到全球市場的45%。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機床市場。全球用戶對數控機床的高端產品需求較為強烈,尤其突出表現是數控機床占機床總消費的比重上升到60%以上。全球每個領域都對數控機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發展大型火力發電和核電機組、制造大型化工設備、開發大型海洋運輸船舶、研制大型薄板冷熱連軋成套設備、發展高速列車、新型地鐵和軌道交通車輛等,都需要大批高速、精密、高效和專用數控機床來加工制造。新一代武器、艦艇、飛機、衛星、導彈的發展,對數控機床同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國已經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一大機床市場,數控機床已成為機床消費的主流,未來數控機床市場巨大。
世界第一臺智能機床
沈陽機床廠上世紀70年代生產的CU163型普通車床,代表著中國當時先進的機床水平。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機床行業“十八羅漢”中沈陽占其三,分別是沈陽第一機床廠、中捷友誼廠和沈陽第三機床廠,沈陽也因此被譽為“中國機床之鄉”。
它創造了新中國第一枚金屬國徽、新中國第一臺皮帶車床、第一臺普通車床、第一臺鉆床,因此在鐵西老工業基地創造出的新中國工業100多個“第一”中,機床在新中國工業發展史上留下了沉重的一筆。沈陽機床特別是突破運動控制底層技術進而成功開發出具有智能、互聯特征的數控系統——“i5”智能控制系統,并由此誕生了世界第一臺智能機床。
世界第一臺新型五軸混聯機床
齊齊哈爾第二機床集團成功研制世界第一臺新型五軸混聯機床——XNZ2430新型大型龍門式五軸混聯機床和亞洲最大的SKCR165/1200型數控纖維纏繞機。值得一提的是,國外在大型五軸聯動數控機床上對中國實行技術封鎖,我國每年需要花大量外匯從國外進口此類裝備。該機床的研制成功打破了西方的技術封鎖,為我國的國防工業發展提供了強大技術和裝備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7月,大連光洋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精度五軸立式機床首次出口德國,后來德國公司再次向大連光洋購買了三臺高端數控機床。中國企業首次向西方發達國家銷售高檔數控機床,標志著我國高端五軸數控機床產品打破國外壟斷和技術壁壘。值得提醒的是,中國的中高端機床國產化已達到70%以上,甚至五軸數控機床已經成功出口德國,標志著中國在精密機械加工領域將不再受制于他國。